公司名:長沙寧松建材有限公司
聯系人:房總
聯系電話:18670020050
電子郵箱:104808582@qq.com
聯系地址:湖南省長沙市天心區先鋒街道
新路村89號19棟B007號
下文轉載網絡,僅做學術分享,無商業用途,侵權聯系刪除~
習近平總書記日前在浙江考察時,在湖州市安吉縣天荒坪鎮余村指出“經濟發展不能以破壞生態為代價,生態本身就是經濟,保護生態就是發展生產力”,在杭州西溪國家濕地公園察看濕地保護利用情況時指出“原生態是旅游的資本,發展旅游不能犧牲生態環境”。一個在城市,一個在鄉村,但講的都是綠色發展、生態文明建設的大文章。
細看兩地的發展歷程,就是兩個美麗蛻變的生態文明故事。余村關閉礦區這一搖錢樹并沒有返貧,反而路子越走越寬廣,實現了經濟與生態的雙贏。西溪濕地,原是邊緣地帶,因為生態改善,成為杭州的一張城市名片。余村、西溪濕地的成功實踐有力證明,堅持走綠色發展的路子,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。
余村、西溪濕地這兩個綠色發展的生動樣本,蘊藏著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中國傳統思想。如何找到正確的著力點,把生態文明的理念真正落到具體實踐中,走出一條條各具特色的綠色發展之路,為建設美麗中國添磚加瓦?值得我們認真觀察、分析和思考。
尋找保護與利用相結合的平衡點。綠水青山和金山銀山并非是非此即彼的對立選擇,而是能夠找到一個平衡點實現兩者兼得,實現生態保護和民生改善共贏。在西溪濕地的開發中,一開始是將西溪濕地作為一個“以水網沼澤為特征的濕地型風景區”來發展,著重于風景旅游的開發利用。后來發現隨著大量游人的涌入和景點建筑的建造,景區生態承載量加重,西溪濕地的生態環境反而進一步惡化。有鑒于此,有專家學者認為,濕地應該實行全封閉保護,禁止進入,絕對封育。但是,這種單純保護而不加以利用的觀點,顯然只是一種理想化,同樣不利于西溪濕地的可持續發展。經過反復權衡,“尋找保護與利用相結合的平衡點”,被作為西溪濕地發展思路最后確定下來。西溪濕地下決心還原原生態,同時對濕地科學合理分區。在濕地內設置了費家塘、蝦龍灘、朝天暮漾、包家埭和合建港五大生態保護區和生態恢復區,整個濕地80%多的區域被保護起來,20%對外開放,在保護的同時適度利用,通過利用實現更好的保護。與2005年開園時相比,維管束植物新增了475種,昆蟲增加了390種,鳥類增加了102種,水質平均提高了三至四個標準,整體知名度、美譽度不斷提升。
因地制宜將生態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。各個地方自然條件、資源稟賦不一,走綠色發展之路,就要結合當地實際,發揮好比較優勢。余村三面環山,溪水長流,竹林茶園廣布。關閉礦區后怎么發展?老百姓收入哪里來?為此,余村人依托“竹?!辟Y源和優美的自然環境,因地制宜發展白茶、椅業等產業,開起了民宿、農家樂,辦起了漂流。這些年,從杭州、上海等周邊城市,甚至是從全國城市趕來休閑度假的游客絡繹不絕?,F如今,礦山遺址公園取代了被炸得坑坑洼洼的冷水洞礦山,水泥廠舊址改建成田園觀光區……余村人將生態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發展優勢,實實在在地從中獲益。2019年,余村實現農村經濟總收入2.796億元,接待游客90萬人次,村民人均年收入從2005年的8732元增加到49598元。
將綠色發展的理念融入每一個細節。細節之處見精神。只有將生態優先的理念落到每一個細節中,才能真正顯現綠色發展的生命力。在西溪濕地,公園內的塘堤都是泥質,不少沿岸的游步道需要駁坎。設計時,專家提出用松木樁護堤,因為松木樁在水中不會腐爛。建設者果斷采納了這個建議。水壁由陡坡改為緩坡,利于濕生植物生長;施工時精心規劃與避讓,使濕地的幾千棵柿子樹全部留下;污水直排被淘汰,管網配置到角角落落……這樣的細節在 西溪濕地中比比皆是。在余村,保護生態從減少農藥使用開始。早先為追求毛竹產量最大化,村民大量使用農藥除草,導致山間野生動物減少,溪水被污染,賣竹子、竹筍的效益也不高?,F在為保護生態,村里嚴禁噴灑農藥、提倡自然堆肥,溪流恢復清澈,野生動物多了,產出的竹筍更加綠色優質。
運用科技力量,為綠色發展提供堅實支撐。生態環境治理和生態文明建設,離不開科技助力?;ヂ摼W、大數據、人工智能等新技術,給綠色發展帶來更多可能。比如,西溪濕地建設了生態信息集成展示中心,整合氣象、環保、林業等多部門站點監測數據,利用遙感、地理信息系統(GIS)、物聯網等技術,對濕地生物多樣性、水質、大氣、土壤等進行動態監測,實時掌握濕地的“情緒變化”和“身體狀況”,不僅提升了西溪濕地生態管理水平,也方便游客了解西溪濕地的環境質量,提升了生態旅游的便捷程度。余村則發展智慧旅游,通過數字化系統,向游客實時推送空氣監測數據、車輛來源分析、民宿客房剩余數量等信息;打造智慧停車系統,讓全村隨處可停車,又隨處不亂停車。余村正依靠數字化建設推進鄉村治理,提升村民和游客的幸福感。
余村、西溪濕地的發展變化表明,綠色發展的路子,認準了、選對了就要堅定走下去。不管是城市,還是鄉村,都應按照新發展理念,秉持科學精神,實事求是確定定位,進行科學規劃、科學管理,并落到務實的行動中,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綠色發展模式。人與自然和諧相處、共建綠色家園,需要尊重自然、順應自然,依托現有山水脈絡等獨特風光,讓城市、鄉村融入大自然,讓居民望得見山、看得見水、記得住鄉愁。
寧松建材是一家專門批發松木樁的廠家,如果您需要大量的優質松木樁,不妨撥打我們官網聯系熱線,我們期待與您溝通,誠信合作!
上一條: 無
下一條: 這個小浹江用松木樁打造“生態駁岸”
版權所有:長沙寧松建材有限公司
備案號:湘ICP備20015921號手機版